国内综艺常驻明星郎朗 在欧美需要票价双倍抢票哄抢的状态
2023年2月14日,郎朗带着他的《哥德堡变奏曲》独奏音乐会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中心上演,3000人的座位爆满,座无虚席,而且破天荒迎来古典音乐会这种小众类型,在欧美竟需要在票价双倍于其他钢琴演奏家的情况下抢票的哄抢状态。这可不是国内黄牛遍地的环境,即使是钢琴界的传奇人物阿格里奇,也并没有如此待遇。
而在国内,郎朗的父亲以郎朗名义成立的公司唯利是图,名声不佳。2019年郎朗代言的“VIP陪练”钢琴APP,却在2020年开始乱收费扣除课时,在2021年被工信部直接下架暴雷,大量因为郎朗才选择“VIP陪练”的家长,损伤皆是四位数经济起步,这个烂尾APP到如今也没有解决老百姓的损失。而家长却看到电视节目之中,充斥在每一个综艺节目之中的郎朗夫妇,颇有一种搔首弄姿的既视感。
不管是郎朗父亲操办的资本公司,还是郎朗老婆一个青年钢琴家以卖弄身材为娱乐噱头,不断炒作,被央视点名。对于大众而言,都对于郎朗是较大形象危机,加上郎朗自身的大大咧咧东北性格、和哪里人多去哪里的喜欢凑热闹行为,让郎朗在国内的风评口碑,急转直下朝着越发不可控的状态。

这种国外推崇,国内讨厌的两极化,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等。一面国内家长对于郎朗,有一种范进中举类型的狂热,认为孩子可以通过钢琴实现阶级跃迁,但恰恰这些家长、孩子对于古典音乐没有基础审美能力,导致只让孩子学琴而不关注于音乐艺术的畸形审美。中国练琴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另一面呢,国内对于古典钢琴的普遍认知过于薄弱,对于郎朗的专业钢琴水准一直用李云迪来对比,这也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观点。郎朗在国外的闪光点,我们大众一直都未看到。再加上他的父亲狼爸思想。综合之下,才造成了郎朗的口碑成为:专业音乐生膜拜,大众厌倦、鄙夷的状态。
以下从郎朗的钢琴水平、欧美欣赏郎朗的艺术思维、郎朗自身是否具有复制性三点说明:
1:郎朗的钢琴水平到底如何?李斯特再世;
我们可以通过大众思维到业余钢琴,到专业钢琴的角度来层层递进,去对比一下郎朗所处的钢琴水平位置阶段如下:

1:钢琴业余零级-启蒙状态;开始接触钢琴、学习五线谱和C调指法,训练时间:60个小时;稀有度比例:十分之一;
2:钢琴业余一级:开始学习G调指法、八分音符演奏、上下两八度识谱,具有基础手指灵活性和识谱能力,训练时间:120个小时。稀有度比例:百分之一;
3:钢琴业余二级:开始学习十二音阶和十六分音符演奏,简单进入三连音、倚音的训练,节奏开始切分、复杂化,整体专业难度提高,训练时间:300个小时。稀有度比例:五百分之一;
4:钢琴业余三级:开始学习双手在钢琴上的跑动,在流畅的基础上,具有踏板、音色、力度的细节理解和装饰音的左右,整体进入钢琴专业的审美培养演奏阶段。训练时间:500个小时。稀有度比例上升至:千分之一;
5:钢琴业余四级:开始进入提速和技术拔高,琶音,两个八度的跑动提升至三个八度跑动。整体训练时间:1000个小时;稀有度比例上升:三千分之一;
6:钢琴业余五级:音阶、琶音提升至四个八度的分手和合手演奏,进入复调领域,强调手中的独立性,声部的独立性和和声效果,对于手指机能二度开发。训练时间:1500个小时;稀有度比例:五千分之一;

7:钢琴业余六级:二度提速,要求BPM进入100以上的十六分音符颗粒度,对手指机能要求较高。整体训练时间:1800个小时;稀有度比例:七千分之一;
8:钢琴业余七级:要求具有独立理解乐曲情感的能力,整体需要有张力,核心在于爆发力处理,朝着专业领域进发。整体训练时间:2100个小时;稀有度比例:8000分之一;
9:钢琴业余八级:要求具有独立处理乐曲情感的能力,能够独立分析乐曲作品表达色彩的变现力,开始进入泛性标准,需要较大的乐曲深度。整体训练时间:2400个小时;稀有度比例:万分之一;
10:钢琴业余九级:要求具有一定的乐曲积累量,要求演奏具有基础的感染力和张力表现,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曲目表演。训练时间:3000个小时;稀有度比例:无法计算,预估为两万分之一;
11:钢琴业余十级:可定性标准的满级,对于钢琴的演奏具有一定自身的特殊理解,拥有演奏《肖邦练习曲》、《贝多芬奏鸣曲》、《李斯特大型乐曲》的入门券。训练时间:一万小时;稀有度比例:无法计算,预估为三万分之一;
以上考级十级的水平,大部分是八级左右的功底。那对于郎朗而言,他在小学六年级之前,就已经完成了钢琴十级的一万小时功底的付出。并不是业余八级靠十级证书的水准。大白话的意思就是。
郎朗在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超出钢琴十级的水平,他在十岁的时候,钢琴水准的稀有度就在成人世界的三万分之一,同龄孩子更是起码在百分之一,累计三百万分之一左右的稀有度;这种孩子不少,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每年都有几个。郎朗和他们的区别在10到14岁;
1:专业钢琴:——青年演奏家级别水准:对顶级难度的曲目,具有个人风格演绎,并取得业内老一辈大师认同。1995年,13岁的郎朗,参加《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获得金奖。十三岁的青年音乐家。什么意思?郎朗十三岁时,就是李云迪一辈子的人生钢琴水准的平均状态;
2:专业钢琴——世界钢琴家;1996年,14岁的郎朗,拜在了天下最强的钢琴老师门下,柯蒂斯院长,传奇左手-加里·格拉夫曼。这位7岁入柯蒂斯的神童院长,成为了14岁入柯蒂斯郎朗的老师,这是郎朗人生之中最大的契机,有一个世界巅峰的钢琴老师。1998年,17岁的郎朗毕业出师后,即是世界钢琴家级别。
3:专业钢琴-世界顶级钢琴家;2001年,郎朗与世界顶级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演奏《拉三》,迈入顶级钢琴家行列;
4:艺术钢琴-个人钢琴色彩;20年间郎朗维持超高技术的同时,表达个人浮夸色彩,让他成为了和李斯特一样具有强烈个人个性的钢琴家。这种个性,这是欧美钟爱郎朗的关键。
2:欧美市场钟爱郎朗的秘密:唯一性;
结论:因为郎朗的钢琴欣赏下限低至贩夫走卒,上限高至传奇阿格里奇,是整个世界上目前最抗打、最具有特色、乐曲储备量最高的顶级个人艺术色彩的钢琴演奏家。
在世界顶级演奏家之上,就属于一种比拼个人艺术风格对于世界传播范围的对抗。恰恰,这就是郎朗的核心艺术思维——炫技狂魔。这种炫技思维,是最容易达到让下里巴人看热闹,让贵族艺术看门道,两者兼并的顶级思维。
这种思维并不是郎朗独创的,而是属于李斯特的流派——只要弹不死,就往死里弹。他有着世界最高的技术门槛,又有着世界上最低的欣赏门槛——贼热闹。这意味着,郎朗就等于当代的李斯特,各种演出的花里胡哨和浮夸表演是服务给大众。而专属的音乐专辑,艺术处理慢板,是给世界顶级钢琴欣赏群体,双管齐下。既满足大众喜欢热闹,又满足学术派的固执和猎奇性。大白话就是:
比郎朗弹得好的人,没有郎朗弹的热闹,弹的花,弹的让非专业的大众津津乐道。
比郎朗弹的花里胡哨的人,没有郎朗弹得好,让专业领域人士点头,甚至于世界顶级钢琴家里就不存在。
郎朗表演的唯一性,是越浮夸越放松,浮夸就是一种平衡畸形学琴人生的孤独和古典音乐寂静不当人的均衡方法。是郎朗最大的闪光点,也是他父亲、他妻子可以各种离谱操作的避风港。
钢琴家是音乐情绪的放大器,郎朗当属于当代最好的放大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