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演员章宇 他的野属于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在今天的文章开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微博截图:
这个直指灵魂的发问,就像问如何偷偷舔酸奶盖一样,坦荡又不失小心机。
但别误会,这不是营销号,也不是段子手。
他是《我不是药神》里沉默寡言的黄毛,是《无名之辈》里外强中干的眼镜,是《大象席地而坐》里痞气的于城。
宋佳在和他合作出演了《风平浪静》后,对他做出如下评价:
我觉得《我不是药神》这部戏,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它有多高的票房,它最大的意义,就是给中国影坛输出了像他这样的演员。
他,就是章宇。
在他凭借《药神》中的黄毛一角莽撞地冲进观众视线的时候,全网都在问,这个眼生的演员到底是谁?
他拥有少年般的眼神,偏偏浑身散发的是又野又欲的气质。
两者不但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形成了他作为演员的辨识度。
“野生感”在如今的内地演员圈里,是非常稀有的。
大部分的演员的棱角都被打磨得圆润光滑,遵守秩序小心翼翼保护自己的人设。随波逐流带来的明显弊端,就是演技一直没有进步。
而他就像是不服输的野兽,带着一股狠劲,无法驯服。
章宇独特的野生感,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章宇本身的长相气质就很野。
要说章宇长相有多么惊天地泣鬼神,那良心肯定是会痛的。
甚至如果再采用世俗中严苛一些的标准,他可能连帅都沾不太上边。
他自己也曾说过自己的长相并不突出,但这恰好正是他的优势。
他为什么这样说?
章宇认为,正是不乍眼的长相,才会让观众产生亲近感,仿佛他就是日常生活身边的某个人。
比如黄毛这个角色,他就觉得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
观众都不认识他,他的长相又有着某种熟悉感。这些因素加起来,让观众能够专注于角色本身,真正沉浸到影片中,才会对角色的故事和演员的演技产生深刻的印象。
但是奇怪的是,尽管章宇的长相不足以在第一眼被注意到,气质却像是深藏的美酒,在每个观看过他影片的人心中,默默发酵。
他身上带着男女通杀的神秘性张力,被称作行走的荷尔蒙。
凭借未经打磨的野生感,在一众奶油小生中脱颖而出。他的气场并不锋利,而是一把钝刀,收敛且低调。
《风平浪静》的制片人顿河透露,章宇是他们没有任何犹豫的第一,甚至是唯一选择。
章宇有力量感、有攻击性,但是这个攻击性,是隐藏在日常的平和跟秩序之下的。

这离不开与他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
章宇是在依山傍水的贵州小城市都匀长大的野小子。父母都是厂矿正式员工,生活圈子小且稳定。
他无需担心太多琐事,每天尽情和小伙伴疯玩,到处捣乱。上山下河无所不能,时不时就去偷偷瓜果打打群架。
与大自然的亲近使他骨子里最原生态的野性被完完整整保留下来。
初中的时候,妈妈为了他的未来发展,送他去重庆读书。他尝试和同学打招呼,但是操着一口都匀方言的他与大家格格不入。
受到了同学的嘲笑的他,便倔强地不再说话,憋了整整一周后,学会了一口流利的重庆话,用事实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父母对章宇的“叛逆”无可奈何,觉得他肯定考不上大学,已经做好了送他去当兵的准备。喜欢唱歌的他,高三艺考报考声乐系被刷,却误打误撞进了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的表演系。
从此开启了他成为演员的大门。
这些成长的烙印刻在了他的灵魂深处,塑造出了他野而不羁的性格。
毕业后的他被顺利录入省话剧团,经常独挑大梁。这份工作稳定而高薪,他却对那里的一成不变不太满意。
一次机缘巧合下,他翻看自己少年时的日记,上面写着自己2008年应该在北京。为了不对自己食言,他当机立断,递上辞呈就来到了北京。
多年的打拼后,36岁的章宇终于凭借黄毛这一角色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按照常理来说,人红了之后都会开始清理自己的黑历史,生怕被人抓到话柄。
但看过他微博的人都会发现,这小伙子还真是毫不避讳。
满篇都充斥着自我表达、愤世嫉俗,没有任何成名的包袱,是最纯粹的自由状态。接地气的程度,就像是普通人身边某个热爱插科打诨的哥们儿。
就连他的微博个人介绍都是:
对于这句话,他自己解释为:
我说的伪大,就是虚伪的伪,假装自己很大,呈实,就是呈现自己的一个诚实。
那是我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相对客观的认识,我看到自己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那么诚实的人。
早在他还不出名的时候,就有人给他的微博留言劝告过:
2011年的他,就已经坚持做自我,时至今日,他依旧不把自己当做“商品”去出售。
章宇火了之后,各种综艺采访广告邀约纷至沓来。眼看金钱在向他招手,但他却很古怪,除非一定要求参加的活动,否则他能不去就不去。
他对于爆红似乎并不享受,他所谓的理想是有好作品被有品味的人认可,又可以自由地游走在大街上。
他习惯于“藏”在角色后。他觉得自己不太会说话,希望作品可以代表他,向观众传达他的心声。
与性格所展现出的野不同的是,他对于提升演技塑造角色有种异常的认真和执着。
在选剧本选角色方面,他更偏向于社会洪流中的小人物。
他一直认为:
“市井里的生活才是大写的生活,它比那些高端的精致的生活更大、更庞杂、更粗粝、更扎实,它藏污纳垢、藏龙卧虎,呈现出来的性感也带有市井的气息。”
为了自己欣赏的剧本《大象席地而坐》,他宁肯不要片酬,也坚决参演。而他的好眼光,也让他通过《大象》成为了优秀文艺片的icon。
为了拍摄《大象》,章宇曾差点推掉《药神》的片约。刚从《大象》这样一个穷剧组出来,他一时还不太适应《药神》片场的“奢侈”。
《我不是药神》中的黄毛这个角色,在章宇的坚持下,台词被缩减到了11句。
这等于客观上剥夺了演员表演的一个重要武器。他只能靠眼神、神态、肢体语言去演绎角色。
为了这场哭戏,他提前几个小时来到片场,坐在楼梯上体会角色的心情。酝酿的情绪过于饱满,导致拍摄时他一度绷不住嚎啕大哭。
但他却要求后期把大哭的画面全部剪掉。
因为他认为,如果演员的情绪展露分为1-10个等级,黄毛这个角色的悲伤只允许到4,多一分少一分都不符合角色的调性。
紧接着,不再“无名”的他出演了《无名之辈》的眼镜,一个逞强的笨贼。
无论是起初的暴躁狂妄,还是后来被戳穿伪装的柔软善良,章宇都演绎得精准到位令人信服。
这个凝望马嘉祺的眼神,不知引得影院多少观众偷偷抹泪。
而去年年底上映的《风平浪静》,章宇则再一次颠覆了观众的认知。
本以为美艳的宋佳和接地气的章宇会缺少CP感,但事实证明,两位实力演员互飚的对手戏,为这部剧情稍显平淡的电影增色不少,可谓是点睛之笔。
无论是在加油站的酸奶之吻,还是在玻璃破碎的车里打伞,无一不在撩拨观众的心弦。

一连四部佳作,叫好又叫座,让观众彻底记住了演技出众的章宇。
他挑选剧本的眼光,他所饰演的角色的野生感,不但让他上了热搜,还让他成为了大众心中好片的保证。
章宇友情出演的《热带往事》已经上映,他在其中饰演一位盲人歌手。
而他的下一部男主片《东北虎》已于近日在上海电影节小规模放映。据已观影的业界人士透露,他在新片中的演技依旧在线,不禁令人翘首以盼。
相信大家看到这里,已经对章宇身上“野生感”的来源有了一些理解。
他的野,属于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章宇的原名是章鑫。
章宇这个名字,是他在来京第三年的时候给自己起的。被问到为什么要改名,有时他会说因为厌倦了,有时他会一本正经地解释:
“章”这个字的结构不是立早,而是音十,“乐尽为一章”,引说的是《说文解字》。“宇”是什么意思,是上下四方的空间。
“章宇”连在一块儿就是,乐尽之后,当指挥一停,静场之后那个无限的空间。
三重序曲奏毕,而他,还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