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正文内容

《疯狂的石头》幕后 几乎没大牌的电影黄渤从此改命

栀子花开2023-02-28 17:08:46文章346

2006年,一部喜剧电影横空出世,以300万的投资,获得2500万的票房,成了当年的票房黑马。

更重要的是,这部几乎没有大牌演员的电影,得到了观众极高的评价,打出了8.6的高分,这也成了导演宁浩最好的作品。这就是《疯狂的石头》。

有人说,这部电影假如在当下上映,票房打底30亿。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年宁浩拍这部电影,自己垫付了十几万元。用他的话说,拍完这部电影,自己就弹尽粮绝了,以前拍MV赚的钱,全搭进去了,如果票房失利,那他就要改行了。

好在影片获得了成功,宁浩从此迈上了商业片导演之路。如今16年过去,柴叔带大家一起回顾下这部影片幕后的故事。

300万预算,请不起大牌,意外成就黄渤。

《疯狂的石头》的剧本,宁浩早在2000年就写完了,那时剧本的名字还叫《贼中贼》。后来宁浩带着剧本,找刘德华要600万的投资。

当时刘德华作为投资人,正推出“亚洲新星导计划”,旨在扶持新锐导演。刘德华看了剧本后非常喜欢,但却对宁浩说,我只能给你投资300万了。宁浩说自己在外面能拿到500万,刘德华看似礼貌又不客气地告诉他,那你就回去好了。

原来当时刘德华已经投资了5部电影,所剩的资金无几,本来打算600万的投资,只能缩减了一半。

宁浩当然找不到能给500万的投资人,于是接下刘德华的投资,就开始物色演员。给不起高片酬,一线明星是请不动了。

现在看来,黄渤能出演这部电影,很大原因是他“便宜”。1万块钱的酬劳,在今天看就是笑话。可当时对黄渤来说,能有工作就是好事,还要啥自行车。

黄渤有多珍惜这次机会,通过一场戏就看出来了。

下水道被困那场戏,宁浩几度犹豫要不要拍。因为下水道的有毒气体实在对身体有害。黄渤却毫无担心,主动要求去拍。剧中他的造型是自己搞定的,下水道里臭气熏天的淤泥,他自己涂满了脸部,据说这场戏结束后,黄渤洗了2个小时,身上还带着臭味。

谁能想到,当年钻下水道的黄渤,后来会成为百亿影帝?

还真有个人想到了。剧中饰演黑社会道哥的刘桦,就慧眼识珠,十分看好黄渤。

“他将来一定是一个有成就的演员,百分之一千一万的。”刘桦丝毫不掩饰对黄渤的喜爱,但也没忘了调侃黄渤,“长得忒X性了,但你甭管他长得怎么样,只要光一给,丫绝对就是一个大侠。”

刘桦出演《疯狂的石头》,完全是因为宁浩的死缠烂打。宁浩早就被他的演技所折服,他心里认定,道哥这个角色,一定要让刘桦来演。可刚开始打电话找他的时候,却差点谈崩了。

刘桦当时一部电影的片酬是100000元左右,而宁浩开出的价格是25000元,刘桦当时只回了一句话:你是在寒碜我吗?

可是宁浩不死心,派副导演直接去了刘桦家,说剧组现在多么困难,软磨硬泡非要刘桦出演。并撂下了话,宁浩说了,请不到你,我们电影就不拍了。最后刘桦架不住他们的盛情邀请,答应了出演反派角色。

而剧中的另一大反派冯董,徐峥能出演也是阴差阳错。

本来宁浩想请徐峥的老婆陶虹来出演一个角色,就把剧本用邮件发了过去。谁知这个邮箱是徐峥夫妇二人共用的,徐峥无意中先读了这个邮件,立即被剧本吸引住了,主动联系宁浩,愿意零片酬出演冯董这个角色。

对宁浩来说,这真是天上掉馅饼。他没意识到的是,正是通过这部戏,奠定了日后宁浩+黄渤+徐峥的黄金三人组。

也正因为参演了《疯狂的石头》,徐峥突然开窍了,原来喜剧还能这么搞,之后他自己投资了《人在囧途之泰囧》,收获了12亿票房,稳赚了几亿。

冯董的角色是个黑心老板,与下属四眼秘书有大量对手戏。这个下属是个典型的小人角色,谁能演出那种阿谀奉承、欺软怕硬甚至有些猥琐的气质来呢?剧组决定海选演员。

此时的王讯虽然不是大明星,但早就头顶“巴蜀十大笑星之一” 的名号。一天王迅接到朋友电话,让他第二天去《疯狂的石头》剧组试戏。王迅听到“试戏”两个字,心里十分不爽。他觉得我好歹也是个角儿了,怎么还要试戏,就产生了抵触情绪。

第二天到了剧组,看见十几个平方的小房子,挤满了十几号人,在等着挨个试戏。似乎非常业余的草台班子,王迅更后悔了。刚想走,却被热情的副导演挽留了下来。王迅碍于情面,就不耐烦地试了戏。本想着应付一下了事,没想到几天后,接到剧组电话,导演宁浩指名要他来演四眼秘书这个角色。

王迅有些奇怪,自己相当敷衍的试镜,怎么会被导演看上。他当然不知道,宁浩想要的,正是他那种市井味儿十足,瞧不起别人的欠揍神态。王迅到剧组时,副导演特意叮嘱:王老师,你什么都不用演,就保持试镜那天的状态就行。

王迅听了哭笑不得,最后他不是表演的表演,却成功塑造了一个阴险狡诈、可怜又讨人嫌的小人。他也凭此剧,奠定了“小人得志”型的人物符号,凭借这个“小人”标签,巩固了自己在演艺圈的一席之地。

而作为影片的主角,保安队长包世宏的选角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

郭涛是宁浩想到的第一人选,但也差一点失之交臂。郭涛人生的第一部戏,就是参演张艺谋最好的电影《活着》,他还是冯小刚的处女作《永失我爱》的男主角,可见他的事业起点有多高。但是之后多年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出演《疯狂的石头》,一下子火遍大江南北。

2006年电影上映不久,郭涛有了儿子,为了纪念这部戏,他给儿子取名石头。后来,他还带着石头参加了爆款综艺《爸爸去哪儿》。

可这个让郭涛名利双收的角色,曾经差一点被孙红雷抢走。当年宁浩与郭涛谈的片酬是100000元,郭涛觉得片酬太低了。可宁浩告诉他,你的片酬是我们全剧组最高的了。郭涛这才有了心理平衡,答应出演。

但刚刚谈好片酬,孙红雷却半路杀出,说可以零片酬出演包世宏一角。当年孙红雷带着《征服》刘华强的余威,名气可比郭涛大得多。宁浩显然没法拒绝这样的好事。就婉转地劝退了郭涛。

谁知,到了正式开拍的日子,孙红雷迟迟不进剧组,因为他在别处的戏还没有杀青。这下急坏了宁浩,左思右想,剧组实在等不起孙红雷了。于是负荆请罪,又去请求郭涛出演,好在郭涛没有斤斤计较这件事,这才没有耽误拍摄进度。

整个影片的选角过程,一度受到资金的掣肘,而在正式拍摄过程中,资金短缺又一度成为剧组的难题。

资金短缺、自己垫付十几万,44天完成拍摄。

拍摄进行了十多天时,进度缓慢。初次指导大电影的宁浩,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多困难。一度对自己失去信心,怀疑自己完成不了电影。

首先遭遇的状况,就是副导演不给力。经常是拍完上一个镜头,下一个镜头的演员还没就位。副导演不看剧本,不知道让演员提前就位化妆,也是让宁浩完全想不到。

剧组人员每天6点起,忙到第二天早上6点,却经常因为布景问题,拍不了几个镜头。而剧组没有一个能组织的人,什么事情都要手把手去教,把宁浩搞得筋疲力尽。

当然最头疼的,还是资金问题。由于都没经验,剧组各个部门都在超支。美术超支、道具超支、服装超支,这样下去,300万很快就会花光。

好在宁浩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挺强的,马上组织开会,及时纠正问题,让拍摄工作稳步进行。

但即使如此,宁浩最终还是垫付了所有积蓄。没办法,刘德华给的投资最后用光了。电影杀青后,过度疲劳的宁浩回家睡觉去了。他当时已经做好了打算,如果《疯狂的石头》票房不好或者不能发行,他就改行。

没过几天,韩三平给他打了电话,说电影通过发行了。后来电影上映后,宁浩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写在最后:

转眼16年过去,宁浩之后又拍了多部作品,虽然票房越来越高,但口碑却越来越差。

宁浩从一个锋芒毕露的天才导演,逐渐退化地失去了棱角。他经过了社会这个大油锅的煎炒烹炸,已逐渐丧失了原生的艺术天分。

宁浩承认,自己早期的作品,关注的主题就是对荒诞的直视,但现在,他更考虑时代的进程。疯狂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疯狂的外星人》,被宁浩称为自己最好的作品,只是,作为商业电影,好坏的评判向来是市场决定的。

作为比较,宁浩后期的电影,已经渐渐丢失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从艺术水准来看,再没有一部达到《疯狂的石头》的高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

本文链接:https://pindu88.com/article/147596.html

标签: 疯狂的石头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