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正文内容

李小龙拍的电影有哪些(他的传奇人生对功夫的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迷)

知心小熊2025-05-01 09:12:55文章562

在香港电影史上,绝大部分时期,电影是供观众娱乐消遣的文艺作品。在这样的定位下,在邵逸夫、邹文怀等为代表的电影投资人的推动下,票房在香港影坛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基础数据。所以在香港电影史上,任何一位巨星的诞生,必定伴随着他们在票房上的号召力,如连续红了三十年,长盛不衰的刘德华,如九十年代的“双周一成”,如以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身份闯荡香港的功夫巨星李连杰。这些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在票房上的绝对号召力。

现在的很多观众认为一代传奇李小龙的成功是因为他的功夫宗师的身份,其实不然。在主演电影《唐山大兄》之前,李小龙一直混迹在美国的好莱坞,当时他虽然已经有了武术家的身份,并且在美国公开收徒,而且很多好莱坞名人都是李小龙的徒弟。但是这个时候李小龙在华人世界还不具备广泛的认知度,用比较惨点的形容,当年李小龙在好莱坞,基本是游走在配角和跑龙套的范畴。

以至于李小龙在1970年前后返回香港和邵氏电影的老板邵逸夫谈合作时,邵逸夫还因为李小龙开出的1.5万美元的片酬过高,而拒绝了李小龙的合作请求。邵逸夫拒绝和李小龙的合作,也基本拒绝了邵氏电影的下一个时代。由于和邵逸夫谈判未果,所以李小龙转投当年刚刚从邵氏影业出走,另立门户成立了嘉禾影业的邹文怀。在1971年,由李小龙主演,并参与编剧的电影《唐山大兄》以319万港元的票房,打破了香港影史票房纪录。

《唐山大兄》在商业上的成功,使得李小龙一夜之间成为了华人影坛的巨星。李小龙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轰动的效应,很大程度上在于李小龙一改香港武侠电影中的传统动作风格。和此前武侠电影中大量借鉴了我国传统戏剧中的动作设计不同,李小龙的在影片中的打斗场面更接近于实战,而他这种拳拳到肉,干净利索的打斗风格,让当年的观众耳目一新。

李小龙的成功,将香港电影从武侠类型片成功转移到功夫类型片。这两种类型电影虽然在风格上非常接近,但是显然后者更容易挑起观众的观影热情。《唐山大兄》在票房上取得空前成功后,让当年刚刚创立嘉禾影业的邹文怀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和李小龙又趁热打铁,迅速推出了同样由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精武门》、《猛龙过江》两部作品。而这两部投资预算持续加大的作品,也果然不负厚望,继《唐山大兄》之后,连续两次打破了香港电影史票房冠军,并在1972年香港地区本土电影票房年度排行榜上占据冠、亚军的位置。

李小龙的异军突起,将香港港产电影的票房纪录从二百多万港元,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迅速拉到了五百多万港元。这个票房数据,大大超出了当年由大师级导演李翰祥执导,许冠文主演的影片《大军阀》的三百万港元的票房。此时很多人可能认为李小龙的票房纪录在短时间内很难超越,至少李小龙的热潮要保持一段时间。

然而让许多影迷遗憾的是,李小龙不仅没有保持住他的票房纪录,甚至他传奇而绚烂的一生也在1973年7月20日终结。在李小龙去世后的第六天,由他主演的最后一部完整的电影《龙争虎斗》在香港上映。而这部在全世界豪取了2.3亿票房的电影,在香港市场却表现不佳,仅仅取得了最终330万港元的票房。这部由李小龙主演的最后一部完整电影,在香港市场不仅没有延续李小龙之前的强劲势头,甚至这部影片还让李小龙失去了保持了两年的年度票房冠军的宝座,并且由他保持的票房纪录也被另外一部现象级港片打破。

这部打破了李小龙保持票房纪录的电影,是由导演楚原执导,由岳华、井莉、胡锦、何守信、沈殿霞联袂主演的,反映香港小人物市井生活的影片《七十二家房客》。这部地道的港片,汇集了大量的影星,这是一部典型的群星作品。这部影片除了主演阵容强大外,还请来了郑少秋、李修贤、许冠英等一众大咖跑龙套。而这部影片的导演楚原也大有来头。

楚原是和李翰祥、胡金铨、张彻齐名的邵氏四大导演之一,他留给观众最深刻的印象,则是他执导了大量由狄龙主演,根据古龙武侠小说改编的武侠电影。和胡金铨与张彻执导的原创武侠电影不同,楚原执导的武侠电影,大部分改编自古龙的同名武侠小说。楚原特别善于把握古龙小说中的原著人物风格和江湖意境,在楚原之后,很少有人再能够像他一样,可以把古龙的江湖,在大银幕上呈现的如此符合原著中的意境。

而李小龙主演的电影《龙争虎斗》之所以在香港市场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和《龙争虎斗》这部影片去“民族化”有关。在这部影片之前,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三部影片中,均不同程度的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特别是李小龙在《精武门》中饰演的虚构民族英雄陈真,当他在大银幕上打烂“东亚病夫”的牌匾,踢碎“华人与狗不得进入”的牌子,华人的形象被李小龙通过大银幕重新展现给了世界观众。

而当时,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人急需一位华人形象的代言人,以在世界舞台上,重塑华人形象。而李小龙武术家的身份,兼具他健硕的体魄,以及他在大银幕上所展现的民族英雄的形象,使得他很快成为了全世界华人的偶像。因为李小龙的成功,使得世界上的观众认为凡是中国人都会功夫。从此中国人彻底摆脱了“东亚病夫”的称谓,因此李小龙也成为了世界华人的精神图腾。

但是在他最后的影片《龙争虎斗》中,这种民族精神,明显被削弱。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这部影片是嘉禾影业和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华纳兄弟合作的一部影片。而这部电影当年锁定的是全球市场,为了匹配这部影片的市场定位,所以在这部影片中,电影的主创们放弃了之前李小龙主打的“民族英雄”的形象。这个变化,也使得影片在香港市场表现不佳,而且在这个阶段李小龙刚刚去世,而他去世的时候其实还伴随着一个“绯闻”。

当年李小龙猝然离世时,他并不是在自己的家中被救护车送到医院,而是在他“红颜知己”丁佩的闺房中被送到的医院。这个特别的细节,虽然在事情发生后被李小龙的家人和老板邹文怀刻意隐瞒,但是依然被当时的媒体发现了马脚。而这个糟糕的“身后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李小龙健康的公众形象,也许这个细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龙争虎斗》在香港市场的票房表现。

李小龙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香港影坛的江湖,在李小龙之后,邵氏影业不再一家独大,凭借着李小龙的现象级成功,嘉禾影业迅速成长为可以和邵氏影业分庭抗礼的电影公司。此后嘉禾又推出了“许氏兄弟”、成龙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明星。虽然李小龙在香港影坛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是他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特别是他的传奇人生,他对功夫的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

本文链接:https://pindu88.com/article/136899.html

标签: 李小龙
分享给朋友:

“李小龙拍的电影有哪些(他的传奇人生对功夫的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迷)” 的相关文章

李小龙怎么死的  深度还原李小龙之死

李小龙怎么死的 深度还原李小龙之死

琳达没想到,这句话,竟成了丈夫和自己此生说的最后一句话。她更不知道,李小龙在说这番话时,刻意隐瞒了一个细节:商谈剧本的人里,有一个叫丁佩的女人。李小龙与丁佩李小龙刻意不提这个女人,是因为之前,丁佩曾在他们分手后来他们家闹过,她甚至为此自杀过。李小龙早已决心和这...

李小龙死亡真相死因(李小龙猝死在丁佩床上意外还是谋杀)

李小龙死亡真相死因(李小龙猝死在丁佩床上意外还是谋杀)

1973年7月20日,功夫之王李小龙在香港女星丁佩家中猝死,年仅33岁。噩耗传开后,谣言四起,香港医院公布的尸检报告显示李小龙死于“脑水肿”。官方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李小龙去世30多年了,可关于他的死因说法依旧层出不穷。练功过度、滥用药物、心脏病突发...

李小龙的儿子和女儿(长子意外身故女儿婚姻失败妻子改嫁惨遭利用)

李小龙的儿子和女儿(长子意外身故女儿婚姻失败妻子改嫁惨遭利用)

提起功夫明星,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三个名字:李小龙、李连杰、成龙。三人对中国的功夫的推广,都有很大的贡献。李小龙是开拓者,让全世界都认识了中国功夫;李连杰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把中华武术之美传播海外;成龙另辟蹊径,以功夫喜剧的名义征服了世界。三个人谁更厉害,...

陈国坤6岁儿子罕见曝光(男子汉的气势十足眼睛与李小龙也很相似)

陈国坤6岁儿子罕见曝光(男子汉的气势十足眼睛与李小龙也很相似)

近日,“李小龙专业户”陈国坤妻子黄依汶(前名:黄伊汶)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一组儿子幼儿园毕业的照片,引起网友热议。照片中的黄依汶身穿一袭黑色斜肩长裙,露出精致的锁骨和香肩,她简单地挽了一个丸子头,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精致大气的五官。她将手里拿着的身穿西装、长得与丈夫...

1973年李小龙去世当晚(发现李小龙脑袋有些肿大脸上还有一个很大的泡)

1973年李小龙去世当晚(发现李小龙脑袋有些肿大脸上还有一个很大的泡)

1973年7月21日,星期六。台风“黛蒂”带来的影响仍未消失,整个香港沉闷异常。然而,当香港市民们醒来之后,还没来得及抱怨天气的沉闷,就被一则轰动了全香港的消息给震惊了。当时,几乎香港所有的报纸都用“猛龙归天”、“一代巨星陨落”之类的标题,头版头条地报道了这么...

李小龙逝世49周年(李小龙逝世年仅32岁也引起了网友的回忆杀和评论)

李小龙逝世49周年(李小龙逝世年仅32岁也引起了网友的回忆杀和评论)

今天是7月20日。今天,是李小龙逝世49周年。对于李小龙,很多影迷都很熟悉。李小龙祖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1973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