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两次在《人民日报》撰文(论一个演员的文化素养有多重要)

王凯在人民日报中写到:“作为演员,我入行已经16年,亲历了影视行业的飞速发展。
影视作品在荧屏上的最终呈现,背后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每当想到它要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就感到责任重大。
尤其是现实题材作品,更要把握时代需求,传达积极的理念,传播真善美。
近些年,我出演了《大江大河》《猎狐》《理想照耀中国》等现实题材电视剧,回顾起来,收获颇丰。
演好人物、讲好故事,需要演员做足功课。理解有多深,表演就能引起多大共鸣。”

王凯,1982年8月18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流行乐歌手,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3级表演本科班。
2018年凭借年代剧《大江大河》中“知识改变命运”的宋运辉提名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和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
在电视剧《大江大河》王凯扮演的角色宋运辉,家里一贫如洗,父亲也因为被国民党抓去而被扣上了“黑五类”的帽子。
全家人挤在破败不堪的房子里,忍受着贫穷,也忍受着别人的白眼,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不再主动联系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宋运辉考上大学的消息,就像是照进黑暗里的一束光,给他们全家带来了希望。
然而,他上大学的路并没有想象中好走。
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他的政审材料无法通过。没有政审材料,就意味着他没提交申请,也就没有没有办法上大学。
这样的变动,又把全家推向了绝望。
可不管怎样,誓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宋运辉,都不会轻易接受这一切。
烈日炎炎似火烧,他站在领导的院子里,汗流浃背地把中央下发的文件背了一遍又一遍:“关于1978年高考,中央文件指出,招生主要看两条,一是重在本人表现,二是择优录取。不管家庭出身如何,只要爱党爱国,本人遵纪守法就行。”
在他的坚持下,领导最终同意了他的申请,但因为批下来的名额只有一个,他和姐姐宋运萍,只能有一个人去上大学。
姐姐宋运萍含泪写下自愿放弃的保证书,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弟弟宋运辉身上。
终于,宋运辉踏入了大学的校门。
在一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中,他时时刻刻都在看书,被同学们戏称为“书痴”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被金州化工厂的厂长钦点,成为了除了虞山卿之外,全校第二个进入金州化工厂的人。
就这样宋运辉开始了他在金州化工厂的工作之路,一路过关斩将,一路升职,最终成为厂里的骨干。

读书让宋运辉见识到了更大的世界,认识到更多的人,开阔自己的眼界。
因为读书,宋运辉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
琢磨角色,进去角色,成为角色,成就角色。
王凯塑造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宋运辉,也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认识,知道了在那个年代以及现在读书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尤其是现实题材作品,更要把握时代需求,传达积极的理念,传播真善美。
同样演员文化的程度是很重要的,也有演员的个人素养和生活阅历。先要理解,才能表达。理解都不行的人,自然塑造不好角色。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基本磨练是体会不到实质意义的内容。

有实力的演员才能交一份好的答卷给观众,观众也是比较喜欢有实力有品质的好演员的。
《理想照耀中国》是一部建党百年献礼剧,王凯在剧中饰演故宫文物修复师原型高飞,故宫文物修复师那种全力以赴、无怨无悔的匠心追求。
与王凯潜心钻研演技的表演态度不谋而合,就像在《理想照耀中国》中的文物修复师一样。
王凯在表演的道路上能够沉心静气,坚持优质作品的创造,为青年人树立了好榜样。
王凯就曾在《人民日报》和《文汇报》发表署名文章,以一个创作者的角度,表达了塑造宋运辉这个角色时的故事和体会。

可以看出他对自己饰演的每一个人物有着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研读剧本,细心揣摩人物,对剧本反复推敲,这就是王凯对表演的态度。
正是这种认真的表演态度,王凯成长为了行业内外都称赞的实力派演员,凭借扎实卓越的演技折服了观众,也带来了很多高质量影视剧作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