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唯的美,内娱不配?(喜欢她15年后我给出这样的答案)

提到汤唯,永远绕不开《色·戒》。
在李安的镜头下,汤唯的美被放大到极致。
生涩的美、魅惑的美、脆弱的美、决绝的美……
《色·戒》让汤唯达到了事业最高峰,可多年来,也让她始终伴随争议。
在她身上,有两大争议点。
一是她真的美吗?
二是她有演技吗?
放眼娱乐圈里,汤唯的容貌似乎并不是很出挑,有人觉得她惊艳,有人觉得她路人。
在演技上,她有王佳芝这样让她一战封神的角色,也有《大名风华》那样令人群嘲的作品。
为何人们对她的认知如此割裂,我们就聊聊。
01 汤唯的美
《色·戒》选角时,李安看到汤唯那张“国文历史老师”的脸就知道,就是她了。

虽然汤唯当时已经是27岁“高龄”(王佳芝的设定是19-23岁),演技也不是候选人中最优秀的,但是凭借着独特的气质,汤唯获得了李安的青睐。
从某种程度来说,汤唯的美是李安挖掘的,而当这份美被呈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摄魂夺魄。
王佳芝原本只是一名岭南大学的学生,各种机缘之下,却成了刺杀大汉奸易先生的诱饵。
她没有经过特务训练,所以起初诱惑易先生时表现得相当生涩。
和易先生打牌的时候,她内心紧张,小动作不少。
单独和大汉奸喝咖啡,谈话间无法抑制地紧张慌乱。
可一抬眼的瞬间,释放出来的风情内敛却无法遮掩,尤其是那漆黑的眼眸,平静如海,似乎会让人溺毙。
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精致的旗袍包裹着诱惑。
控诉的时候,脆弱又绝望。
唱情歌的时候温柔缱绻。
还有面临死亡时候的坚定平静。
李安拍出了汤唯各个角度的美,在她身上,你可以看到原本矛盾的特质和谐并存:脆弱与坚强、单纯与欲望、端庄与妩媚……
再后来她那些令人惊艳的角色,都带着王佳芝的影子。
《晚秋》中,她是弑夫入狱的安娜,在监狱中待了7年后,因为母亲去世获得了3天假释假期,归家途中,她与邂逅的陌生男人谈了一场只有3天的恋爱。
整部电影中,汤唯的台词加起来只有一张A4纸那么多,角色完全靠气质支撑。
片中,她疏离、游离的神情,和卡其色的风衣一起融入了西雅图的秋景中,萧瑟、落寞。

最新作品《分手的决心》中,汤唯得到了《色·戒》之后最适合她的角色,也是一个为她量身定做的角色。
片中,她饰演一个从中国偷渡到韩国的女人瑞莱。
瑞莱没有家人,没有人给她关爱,所以,一点点的温暖就会让她奋不顾身。
偷渡到韩国后,她嫁给一个年龄比她大很多的男人,仅仅是因为那个男人愿意听她讲自己的故事,并且对她的狼狈不嫌弃。

可不曾想,这个男人也有极强的占有欲,变态到在她的身上刺上他的名字;他家暴,并拿着她偷渡的事情进行威胁。
无法忍受的瑞莱谋杀了老公。
在老公被杀的案件调查过程中,她诱惑了调查案件的警察海俊,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与此同时,她也爱上了海俊。
为了再见到海俊,她又制造了第二起凶杀案件。
因为成为海俊的嫌疑人,是她能见到他的唯一方式。


这是一个关于欲望和爱的故事,片中,汤唯将瑞莱演绎得神秘、美丽、决然,又充满诱惑。
知道海俊在窗外监视自己,她把冰淇淋吃得暧昧丛生。

抽着烟睡着的她,带着慵懒的迷离。
感受到海俊的关心的时候,又带着少女的天真可爱。

与海俊分开后,她靠着海俊发给自己的录音度过暗无天日的日子,沉浸在录音中的她带着几许痴狂。
观察以上三部影片就会发现,它们演绎的都不是正常的感情:
《色·戒》中,王佳芝因喜欢邝裕民而加入刺杀易先生的计划,献出身体,又因为爱上易先生而背叛组织,牺牲性命。
《晚秋》中,她为了和曾经错过的初恋在一起,失手杀了丈夫,被关进监狱,牺牲了自己的大好年华。同时,她也可以在三天之内就爱上靠出卖身体为生的“渣男”。
《分手的决心》中,她为了见到自己所爱的警察,不惜制造凶杀案,也能为了让自己成为他永远的犯罪嫌疑人而自杀。
汤唯身上的气质,在故事里化作一种魔力,让观众相信,她可以在一瞬间爱上一个人,也可以为了刹那间的爱走向毁灭。
就像外媒评论的那样:她外表端庄,但轻而易举就能散发出性吸引力。
这些奇情的故事,因为汤唯的存在而成立。
女演员的美各有风采,但汤唯的气质无可替代。
这也是为什么,她会得到大导演的偏爱。
02 汤唯的演技
关于演技,汤唯这样评价自己:
我真的觉得自己没什么演技,我感受到的,我就能演到,我感受不到的,我真的演不到。

作为演员,汤唯不是天赋型,也不是技巧型,她只能演好与自己贴合的角色。
《分手的决心》在戛纳影展上映后,《纽约时报》评价到:汤唯献出了生涯最佳表演,十分惊艳。
这种惊艳的基础,就是她与角色的贴合。
朴赞郁在看过《色·戒》之后就被汤唯的魅力征服,念念不忘想要合作。
在塑造瑞莱一角的时候,他和编剧不仅参考了汤唯之前在作品中的状态,甚至参考了汤唯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
这才有了《色·戒》之后,最好的汤唯。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月满轩尼诗》。
影片中的爱莲,最初的设定是一个30多岁的本港剩女,也没那么漂亮。
在江志强的“强烈建议”下,才有了最终版本的“汤唯式爱莲”。
江志强曾是《色·戒》的制片人,也是影视圈的大佬,李安不愿意看到汤唯因为王佳芝一角断送了演绎生涯,所以将她托付给了江志强。
《月满轩尼诗》是汤唯被封杀后的复出之作,不知是否故意为之,在江志强的干预下,影片中的汤唯清新、文艺、单纯,如一汪清泉,与欲望化身的王佳芝迥然不同。

就连角色名字“爱莲”也与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关。
影片最后,爱莲微笑望着阿来(张学友 饰),忽然张大嘴巴,接着说:“已经没有蛀牙啦。”
对于这令人莞尔的动作,导演岸西说:“在香港,只有汤唯一个人能演好这个镜头。”
评价不可谓不高。
可是,到了与自己贴合度不高的角色中,汤唯的表现就显得灾难了。
《黄金时代》中,她饰演女作家萧红,虽然有许鞍华把控,但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她并不是不努力的人。
电影开拍前,她把萧红所有的作品读了一遍,还手抄了《呼兰河传》,在剧组更是有时间就研习剧本。
因为萧红长期处于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为了贴近角色,在东北零下30度的天气里,她真实地体验了忍饥挨饿。

可努力不一定换来成功,尽管全情投入,最终她的表演还是显得单薄。
《大明风华》播出的时候,汤唯的演技遭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质疑。
可是,对汤唯来说,这已经是她呕心沥血的地演出收到的效果了。

开拍前,她学习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包括弹古琴的指法和坐姿、昆曲以及各种礼仪;拍摄过程中,她感染了四次流感,最后转化成肺炎,因为吃了太多的抗生素药物导致身体机能变差,一直到拍摄《吹哨人》的时候还没有缓解过来(这也是为什么雷佳音说汤唯拍戏的时候经频繁去卫生间)。
因为不适应小屏幕外化的表演方式,没有纯熟的技巧加持,即使用心到了最大程度,灾难的效果,依旧无法避免。

《大明风华》中,她尴尬的表演,放大缺点的造型,情绪不到位的台词,全方位展现了汤唯作为演员的短板。
瞪眼、五官乱飞的表演方式,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了这位“大花守门员”身上,想必也是震惊了不少人。
通过她表现水平不一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演员的汤唯,确实很“难用”。
贴合自己的角色,她可以绽放无法掩饰的光彩;无法融入的角色,她又能让人尴尬到抠脚趾头。
李安曾说汤唯的脸不好拍,需要找角度,不像章子怡的脸怎么拍都好看。
陈可辛也曾说汤唯可以增加电影的层次,但也会让他有种不安全感。
但对于会用的导演来说,她是珍稀的、无可比拟的。
03 汤唯的复杂气质
汤唯的气质是复杂的,在她那张脸上,我们似乎可以读出来很多东西。
她是文艺优雅的。
汤唯的文艺不是硬凹的,而是浑然天成的。
正如朴赞郁所说:
“她有一种天生的优雅——你可以从她的坐姿、走路方式和说话方式中看到这一点。”
汤唯出生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父亲是画家;母亲曾是一名越剧演员,后来夫唱妇随,也开始画画。
汤唯自己也学习过画画,还曾打算靠美术为生。
虽然最后这条路没有走通,但每当拿起画笔时忘却一切沉浸画中的状态,在她身上沉淀出了一种从容、沉静和大气。
在五光十色、令人迷醉的娱乐圈中,这是难得的品质。

在旁观者眼中,汤唯的成名路充满荆棘,但她自己却格外淡定,爆红后,她并没有在事业上紧追慢赶,而是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
这些年,她的作品并不多,对她而言,太多的工作容易让人迷惑,她需要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沉淀。
在很多人追求流量、博眼球的今天,她没有社交媒体,极少接受访谈,也不曾上综艺,不拍戏的时候汤她习惯大隐隐于市,素面朝天地流连于图书馆、地铁站。
她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冬眠”,“有角色的时候,才会醒一下”。

在一众明星为资源撕扯的时候,汤唯将家搬到了一个只有七八十户人家的小乡村生活,她当起了农夫,除草种菜,享受着陶渊明式的悠然。


汤唯家里的菜园
出道多年,她经历过高峰,也跌到过低谷,但她始终与少时那个在公园的湖边一坐几小时,感受天空一点点变黑的女孩别无二致。
就像她自己说的,不争,也有属于她的世界。
同时,她也是一个“孤勇者”。
报考中戏时,她锲而不舍地考了三次。
在考表演系失败后,她曲线救国,转而报考导演戏。
虽然没能进入理想的专业,但是她并没有放弃演戏。
2002年,知名戏剧制作人袁鸿到中戏举办大学生戏剧节,汤唯为了熟悉舞台,便跑去做义工。
她的勤恳引起了袁鸿的注意,在袁鸿看来,汤唯虽然不是天资聪慧的演员,但是她勤奋努力,肯吃苦。
在袁鸿的举荐下,汤唯出演了赖声川的作品《如梦之梦》,由此开始了话剧演员之路。

出演《色·戒》之前,她不会想不到日后要面对的漩涡,但她还是演了。
电影上映后,她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小演员,一跃成为有国际知名度的影星,但与此同时,她也要面对舆论的暴风雨,和滔天的猜疑、议论。
当“孤勇”的特质呈现在角色身上的时候,大概就是《色·戒》中不顾后果放走易先生的王佳芝;《晚秋》里无所顾忌爱上渣男的安娜;《分手的决心》里为了见到心上人而制造凶杀案的瑞莱。
放在她人身上,这是不正常的爱情和故事,但是放在汤唯身上,又令人信服。
汤唯似乎很少有踌躇不前的时候,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勇敢地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在她的成名路上,上天给她设置了重重阻碍,但她还是凭借一腔孤勇,闯出了自己的天地。
在汤唯身上,还有一种稀缺的钝感力。
精明的人不少,但有钝感力,尤其是在娱乐圈还能保持钝感力的人真的稀少。
一次采访中,主持人谈到她考中戏两次失利,应该是有点打击的。
结果汤唯毫不犹豫地说:“一点打击都没有。”
然后又一次强调:“真的一点打击都没有。”
她就是这么神经大条。
《色·戒》之后的两年沉寂期,她并没有消极,也没有觉得委屈,而是安静地去了英国,学习语言,去见更大的世界,外界的风雨,并没有影响到她内心的沉静。
她形容自己是慢半拍的人,可也正是这份迟钝,让她避免了更多的伤害。

关于汤唯的气质,有很多标签,就像我们之前说的文艺、疏离、风情,可现实中,她又是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少年的天真好奇,也有男孩子的爽朗。
小时候,她是个好奇宝宝,在各种特长班里窜来窜去,包括武术队,合唱团,舞蹈班,模型组,木偶班,电脑版,书法班……
她也没那么规矩。
年少的时候因为太淘气,她挨打挨到高二。
在中戏读书的时候,她基本不穿女孩子都喜欢的裙子,出道几年后,她才能适应高跟鞋。
她的天真率性不曾因年龄的增长和身份的变迁而改变,所以,她的老公金泰勇总是说,觉得自己像是养了两个女儿。

就是这样一个汤唯,让大屏幕上多了一个特别的形象,让大导如获至宝,也让我们见证了不一样的美人。
虽然,她的长相无法统一审美,她的演技忽高忽低,但无可否认,她独一无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